跳到主要內容區

投稿停、看、聽!別讓「掠奪性期刊」影響您的學術聲譽

 

       您是否有聽說過「掠奪性期刊(predatory journal)」?沒有聽過的人,或許會很好奇,期刊出版商要怎麼對研究者進行掠奪呢?

       掠奪性期刊會故意使用和知名期刊類似的刊名、假造很高的期刊影響係數(Impact Factor)、與知名會議選在同一天舉辦會議等欺騙手法,或利用「快速審查、保證刊登」等誘因邀稿,讓研究人員一時不察,就拱手交付自己的研究稿件與投稿費用。

       研究新手、跨領域研究者、資深的研究人員都有可能會上當,或是不小心答應成為掠奪性期刊的編輯委員,也可能在不知情的狀況下被列名為編輯委員。

       這些掠奪性期刊只在乎自己的利益,不想花費時間與經費進行審稿與DOI碼申請等程序,通常收錄的文章品質不佳、錯誤百出,期刊網站的介面與功能也往往十分簡陋。

       研究者辛辛苦苦做出的研究結晶,若刊登在這樣的期刊,不僅是被騙了錢,還會傷害到自己的學術聲譽,發表文章的可信度與引用次數會受到影響。

       而且這些掠奪性期刊網站之後有可能會關閉,導致發表的文章也隨之消失,基於「一稿不二投」的原則,研究者也無法將這篇文章重新發表在其他刊物。

       有時,研究者發現不對勁而想撤稿時,甚至會被要求支付高額撤稿費用。

       所以,研究人員在投稿前,記得,參考以下作法,避免不小心踏入掠奪性期刊的陷阱喔!

 

停:發現以下情形,請停下來先想一想!

  【邀約說明】

🔸 過於殷勤地邀稿,強調「審稿時間很快」、「無須審稿」、「保證刊登」、「可由投稿者推薦審稿者」。

🔸 對於授權方式、投稿費用、審稿機制、撤稿方式等說明不清楚,或聲明作者投稿等同立即將版權交給出版社。

🔸 信件內容基本檢視

(1) 對您的稱呼/職銜是否正確?郵件的文法、用字和拼字是否正確?郵件的語氣與語言是否恰當?

(2) 寄件人是否有正式簽名區塊?寄件人的電子郵件網域是否代表該協會、期刊或出版社?是否來自某個知名/可信協會、期刊或出版社的公開邀請?寄件人是否提供了關於該協會、期刊或出版社的充分資訊,例如網站連結與具體期刊名稱?是否能驗證寄件人確實是該協會、期刊或出版社的成員?

(3) 該期刊/會議主題是否與您的研究領域相關?發表或擔任編委的時程安排,是否符合對同儕審查的合理期待?是否明確指出您的稿件不會自動被接受?

🔸 有問題的邀稿信件範例請參考:Predatory Publishing: Protecting YourselfFlaky Academic Journals

 

  【會議外觀

🔸 沒有聽過會議主辦單位,會議主辦單位沒有參與過會議籌辦以外的學術活動。

🔸 會議地點、會議各項費用、會議議程未清楚說明。

🔸 會議主題與自身專業領域無關、主題內容過於發散、參與學者不具專業背景。

🔻 掠奪性會議參加者的經驗分享:即使會議真的有舉辦、且有知名學者擔任演講者,然而可以看出會議組織鬆散、同儕審查過程不嚴謹、會議參加者只是為了獲得國際會議發表經驗充數。

 

  【期刊外觀】

🔸 刊名刻意模仿知名期刊。徵稿網站刻意模仿知名期刊的網站設計。

🔸 缺乏或假造期刊的ISSN、DOI碼。

🔸 徵稿網站上設有營利廣告、版面與功能設計粗陋。

🔸 缺乏專門聯繫的機構電子信箱與地址,或是電子信箱與地址資訊錯誤。

🔸 沒有列出期刊編輯與編輯委員會資訊,或是編輯委員資料(服務單位、聯絡方式等)錯誤、編輯委員的專業領域不符或缺乏可信度。

🔸 未說明出刊時間,或是出刊時間不一定。

🔸 期刊涵蓋的主題太廣,或是期刊名稱與期刊收錄內容的主題不一致。

🔸 期刊收錄文章品質不佳,或是收錄文章不符合期刊徵稿規定、看似未經過同儕審查。

🔸 期刊收錄的文章數量有不正常的成長,或是收錄大量特定機構發表的文章、將其他期刊刊登的文章重複收錄。

🔸 只能在搜尋引擎查到這本期刊,或是聲稱被資料庫收錄,然而實際上並無法在資料庫查到。

🔸 假裝擁有很高的期刊引用係數,或是故意使用期刊過往較高的期刊引用次數。

🔻  掠奪性期刊投稿者的經驗分享:同儕審核過程很簡陋、以不同名義索取費用、信件內容像是垃圾信、完全以信件往返而無專門提交系統

掠奪性期刊與會議

圖表來自InterAcademy Partnership於2022年3月發布的報告 Combatting Predatory Academic Journals and Conferences

 

看:利用小工具與資料庫查證期刊品質

 

       要如何避免不小心投稿到掠奪性期刊呢?也許您會希望有不能投稿的黑名單、可以投稿的白名單,或是查核方法。

  【期刊黑名單】

       由於每本掠奪性期刊有不同的欺騙手法,很難完整列出一份期刊黑名單來讓研究人員參考。2017年,圖書館員Beall開始在他的部落格裡列出掠奪性期刊清單(Beall’s List of Potential Predatory Journals and Publishers ),同年Cabell's Predatory Reports也開始根據一些準則來挑選出掠奪性期刊(現在轉為收費服務)。

       另外,各校研發單位、學會、計畫審查單位可能由研究社群自行訂定一些不適合投稿或投稿後不予認定的期刊,像是財團法人醫院評鑑暨醫療品質策進會有提出認定標準及符合認定標準的期刊清單臺大醫學院研發處有公告須加強實質審查的期刊高雄榮民總醫院教學研究部也有建議避免投稿Mega Journal

      **註:Mega Journal為「出版量大、涵蓋領域廣、作者須付費,雖經過同儕審核,然而文章收錄取決於科學研究合理性而非重要性」的開放取用期刊,產生背景可參考此文:蔡孟利/每年百億換了什麼?台大醫學院正面表列有疑慮學術期刊的意義,或觀看潘璿安博士的演講「Mega Journal的選擇」、文章「開放取用巨型期刊的發展、同儕審查制度與學術界的因應作法」。

 

  【期刊白名單】

       國外有些學會會定期推出期刊評比,挑選出優質期刊供研究者參考,以下整理幾個商管領域的白名單:

🔹ABS Academic Journal Guide(AJG):英國商學院協會(Chartered Association of Business Schools,CBS)於2007年就開始發展「學術期刊指引Academic Journal Guide」,2015年起每3年就會發布一次,需要註冊會員登入後才能看到最新版(2021年版)。協會邀請領域內的專家學者進行同儕審核後訂定出此指引,雖然會參考期刊的被引用數據,然而不會完全根據引用次數排名來做判斷。此指引內最高分期刊為4分、最低分為1分,只要能進入此指引內的期刊都是符合正常學術標準的期刊,英國多數研究機構會鼓勵學者投稿至3分以上的期刊。

🔹ABDC Journal Quality List:澳洲商學院院長理事會(Australian Business Deans Council, ABDC)自2008年開始發布「高品質期刊清單Journal Quality List」,網站上可以查詢到2010、2013、2016、2019、2022年的版本。其評量期刊的方法也是由領域專家同儕審核,分成A*、A、B、C四個等級。

🔹UTD 24:美國德州大學達拉斯分校管理學院(The UT Dallas’ Naveen Jindal School of Management)針對商管領域選出24本最佳期刊,並會根據這些期刊上的發表情形來評出前100名的商學院。

🔹FNEGE Journal Quality List: 法國管理協會(French Foundation for Management Education, FNEGE)於2019年及2022年發布期刊品質清單,將期刊分成5等級,5分為品質最佳、1分為品質最差。 

🔹ERIM Journals List (EJL):由美國與歐洲頂尖商學院組成的伊拉斯謨管理研究院(Erasmus Research Institute of Management)評比出的期刊清單。期刊分類類別包含:STAR(P*)、P、PA、M-STAR(M*)、M、S。P期刊是領域內最重要的期刊,P*期刊是其中最好且全部有被收錄在JCR內的期刊。PA期刊是尚未被JCR收錄,然而也很有影響力。M期刊是比較不那麼學術性,然而在社會與管理實務上具有影響力(M*期刊是其中最好的)。

       另外,還有VHB JOURQUALKLU journal listFinancial Times 50 Ranking 2016FMS管理科學高質量期刊等多種由學術社群評比出的優質期刊清單。「科技部人文司專題研究計畫審查須知及區域研究及地理學門評分參考原則」直接列出推薦的區域研究及地理學門國際期刊。學界也有進行一些領域內期刊排名的研究或計畫案,如:「經濟學門學術期刊評比更新:2019年」、「管理二學門國際學術期刊之品質分析」、「財會學門財務領域國際期刊分級排序更新報告」,若能先掌握這些資訊,就可以更知道如何選擇期刊投稿。

       彭台光老師在其文章「商管領域掠奪型出版: 學術期刊黑名單與白名單及因應建議」中有對於期刊黑名單和白名單進行介紹和分析,有興趣的人可以進一步閱讀參考。

 

  【挑選優質期刊/書籍/會議】

       與其找出掠奪性期刊黑名單與白名單,更好的做法是,了解如何選擇品質優良的期刊來投稿。

        在此提供網站小工具,藉由一系列的問題自我檢查,協助您確認這本期刊、書籍或要參加的會議是否有問題:

🔹「Think.Check.Submit」檢查期刊(中文版英文版)、檢查書籍(英文版):由ISSN中心、DOAJ(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OASPA(Open Access Scholarly Publishers Association)等單位聯合提供。

🔹「compass-to-publish」檢查期刊(英文版):由列日大學圖書館(ULiège Library)提供。

🔹「Think.Check.Attend」檢查會 

🔻建議優先選擇具聲望、有過往會議論文集的會議參加

🔻由於會議論文集的品質審核不如期刊多,建議和老師或學長姐多打聽會議經驗。

🔻有些會議論文集和期刊由同一知名學會主辦,因此有機會被收錄在Scopus這類引文資料庫。投稿這類會議論文集,不僅可以讓自己發表紀錄更漂亮,還有機會和領域權威學者或具潛力的研究新手交流。

thinkcheckattend

 

  【資料庫與網站查核】

       政大圖書館訂購的Web of Science(SSCI)/Journal Citation ReportScopus引文資料庫,都在層層把關後,收錄精挑細選出的高品質期刊,且會每年追蹤收錄的期刊發展情況。通常能在這兩個引文資料庫內能查到的期刊,都會是品質比較好的期刊。

       同時,Web of Science與Scopus會進一步將收錄期刊的文章,依照一些計算方式衡量文章的被引用次數等影響力,計算出期刊影響係數Journal Impact factor(JIF)、Citescore,以利進一步的將期刊分級。

       當有期刊聲稱自己有被Web of Science/Journal Citation Report與Scopus資料庫收錄,或是標示期刊影響係數為多少,都可以直接來這兩個資料庫確認,看是否真的有收錄這本期刊、以及數值是否有謊報。(Mater Journal List每個月都會更新,相較JCR會更快反應。)

       若該本期刊有被收錄在Journal Citation Report,可以去觀察期刊是否有在短時間內文章數量、自我引用次數大幅提升的情況。JCR會偵測這樣的異常狀態將期刊鎮壓(當年度JCR與Master Journal List會除名且不會產生JIF值,然而仍能在WOS查到),Scopus也會重新評估這些有問題的期刊

       除了引文資料庫,還可以使用各學科領域的專門資料庫來找優質期刊,像是:商學的ABI/INFORM Collection資料庫(Proquest)、教育學的ERIC資料庫(EBSCOhost),這些學科領域資料庫都對於收錄期刊有挑選標準,可以確保期刊的一定品質。

       如果您想要確認人文社會科學中文期刊的品質,可以參考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每年評比出的TSSCI核心期刊 ,或可以使用臺灣人文及社會科學引文索引資料庫(TCI HSS)找出引用次數比較高的期刊。

       如果是「開放取用(Open Access, OA)期刊」,則可以查詢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Journals(DOAJ)是否有收錄,DOAJ同樣有一定的期刊挑選政策,並會在網站中清楚呈現出每本期刊的基本資料(ISSN、發行頻率、編輯委員會、期刊地址等)。同時,也可以檢查出版者是否為開放取用期刊出版商的自律協會OASPA(Open Access Scholarly Publishers Association)COPE(Committee on Publication Ethics)STM(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ientific, Technical, & Medical Publishers)的成員。Journal Online platform則提供查詢非洲、菲律賓、越南、孟加拉、中美洲、蒙古、尼泊爾、斯里蘭卡的期刊,若是出版社在這些國家的期刊,也可以利用這個網站查核。

       **註:開放取用期刊會收取文章處理費(APC),這筆費用通常都很高額圖書館有提供幾間出版社的APC優惠方案,歡迎參考

        📢 圖書館補給站 (e學習網影片)如何挑選核心期刊SCOPUS資料庫講習WOS資料庫講習JCR資料庫講習期刊收錄及排名查詢說明 

   

【實際查核範例】點開以下連結跟著一步一步了解如何檢驗!往下滑到最底處,還有更多檢核表!

1. 掠奪性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New Technology and Research (2025/10製作)

2. Mega Journal:Education Sciences (2024/1製作)

3. 邀稿信與會議網站 (2025/10製作)

         臺大圖書館參考服務部落格「掠奪型期刊實際案例破解」系列說明文章「查找Open Access資源與防範掠奪性期刊」簡報(p.45~)成功大學醫學圖書分館「棄暗投明-期刊投稿懶人工具包」簡報(p.20~),也都有分享實際查核的做法。

 

聽:向其他研究人員打聽期刊品質

      上述比較是針對期刊網站的外觀進行檢查,【期刊內容品質】【期刊投稿經驗】也是很重要的參考項目。

      期刊內容品質可以使用「文獻評讀工具(critical appraisal tools)」,像是Joanna Briggs Institute針對質性研究便提出了10個問題來檢視:

  • 研究陳述的哲學觀點與研究方法是否有一致性?
  • 研究方法和研究問題或研究目標是否有一致性?
  • 研究方法和蒐集資料的方法是否有一致性?
  • 研究方法和資料展示與分析是否有一致性?
  • 研究方法和結果闡釋是否有一致性?
  • 是否有展現研究者的文化背景或理論觀點?
  • 是否有說明研究者對於研究的影響,以及研究對於研究者的影響?
  • 受試者及他們想表達的意見是否有被妥善呈現?
  • 是否符合當下對於研究倫理的標準、是否有提供適當機構的倫理許可?
  • 研究結論是否來自資料的分析與闡釋?

       若想了解期刊投稿經驗,可以使用ResearchGate.netAcademia.eduRetractionwatch.comRetractiondatabase.org這些網站,不過畢竟是研究者的主觀經驗分享,還是要審慎參考。

       通常資深研究者都會大概知道領域內有哪些期刊品質比較好,也會比較認識領域內的知名學者與研究機構,而能從期刊的編輯委員會之組成來判斷期刊品質。研究新手可以向資深的研究前輩請教。如果真的很難判斷這本期刊是否為掠奪性期刊,研究者也可以試著聯繫曾經有文章刊登在這本期刊的作者,詢問他們之前的投稿經驗作為參考。

 

【資料整理來源】 如何避開掠奪型期刊網羅?University of Massachusetts Lowell Library “Predatory Journals” libguidesOSI Brief: Deceptive publishingEverything You Ever Wanted to Know About Predatory Publishing but Were Afraid to Ask

【延伸閱讀】

🔹教育部臺灣學術倫理教育資源中心 議題教材包「留意掠奪性期刊及會議
🔹周倩、潘璿安(2019)。掠奪性出版的簡介及防範之道

🔹盧沛樺、田孟心、楊卓翰、陳一姍(2019)。學術黑市現形記。天下雜誌,669期。 請至「天下雜誌群知識庫」查詢此期雜誌。

🔹 林奇秀、賴璟毅(2014)。開放近用的陰暗面:掠奪型出版商及其問題。圖書與資訊學刊,6(2),1-21。

 

不小心投稿到掠奪性期刊與會議,或是被冒名為掠奪性期刊或會議的編輯,可以怎麼辦?

 

  尚未簽署版權協議或向期刊支付發表費 ➡️ 撤回 (Withdrawal)

  • 不支付任何款項或簽署任何協議。
  • 要求立即撤回論文。如果沒有回覆,請繼續寫信,說明如果在截止日期前沒有收到回信,論文將被視為未向該期刊提交。詢問導師、資深研究員或校內學術倫理主責單位的建議。不用擔心對方提出的法律威脅。
  • 在自己的個人網站、Google scholar、Research gate或其他社群網站上聲明。
  • 如果掠奪性期刊不回應且未發表:請聯繫其他期刊編輯說明情況,有些期刊可能會同意發表,有機會在發表時說明此版本為論文的唯一有效版本及之前不慎投稿至掠奪性期刊的狀況。
  • 如果掠奪性期刊發表了文章聯繫期刊請他撤下論文,否則你將因侵犯你的版權而採取法律手段 (要注意,國外訴訟會較為困難,可能需要評估自己所屬研究單位是否有能力協助)。
  • 與掠奪性期刊溝通的過程請保留紀錄,由於對方通常不會回覆,建議一開始就要避免投稿。

 

  已簽署版權協議 ➡️ 撤稿 (Retraction)

  • 要求立即撤回論文。如果沒有回覆,請繼續寫信,說明如果在截止日期前沒有收到回信,論文將被視為未向該期刊提交。詢問導師、資深研究員或校內學術倫理主責單位的建議。擔心對方提出的法律威脅。
  • 在自己的個人網站、Google scholar、Research gate或其他社群網站上聲明。
  • 如果掠奪性期刊允許撤搞:投稿其他期刊時請說明一下之前的狀況。如果掠奪性期刊要求撤稿費用,請勿付費
  • 如果掠奪性期刊不回應且尚未發表:持續表達立場,同時聯繫其他期刊編輯說明情況,有些期刊編輯可能會同意發表您的論文,有機會在發表時說明此版本為論文的唯一有效版本及之前不慎投稿至掠奪性期刊的狀況。
  • 如果掠奪性期刊發表了文章:嘗試提出撤稿流程,但是對方不太可能會照做。仔細檢查版權文件,看是否至少可以提交預印本版本。
  • 與掠奪性期刊溝通的過程請保留紀錄,由於對方通常不會回覆,建議一開始就要避免投稿

 

  被冒名為掠奪性期刊或會議的編輯

  • 定期搜尋自己的姓名,檢查是否有未經同意或許可的期刊或會議使用自己的名字。
  • 寫信要求刪除自己的名字,提出將採取法律行動並在社群媒體上宣傳。
  • 在自己的個人網站、Google scholar、Research gate或其他社群網站上聲明該期刊濫用自己的名字、說明自己與這些期刊和會議無關,提出免責聲明。
  • 若該期刊被收錄於任何學術索引服務或資料庫中,可嘗試向該資料庫投訴期刊,請求移除或對該期刊進行標記。

📢 圖書館補給站該怎麼維護數位學術身份?Scopus與WOS研究者資料修正指南

 

【資料整理來源】Practical steps to take if you have Mistakenly Submitted to a Predatory JournalWithdrawal of accepted manuscript from a predatory journalHow can I get rid of being an editorial board member of a predatory journal?What should I do if I submitted an article to a predatory journal?

【延伸閱讀】潘璿安(2024)。不小心投稿到掠奪性期刊,該怎麼辦?

 

投稿到掠奪性期刊怎麼辦

 

AI時代下的學術傳播新問題

 

        AI帶來便利,像是可以直接詢問AI某本期刊或是會議是否有問題 (請注意AI回答不一定正確),也帶來學術傳播一些新問題:

1. 使用AI寫報告或論文時引用虛假文獻

2. 在論文資料蒐集或分析階段使用AI而被質疑透明性與可複製性

3. 臺灣日本學者未投稿卻被期刊刊登出抄襲或假造論文的狀況,希臘一名被冒名投稿的研究者分析了刊登的期刊,指出這類期刊可能是先以AI假造知名學者的論文刊登,誘使其他學者相信這本期刊的品質而來投稿與支付費用

4. 導致更容易大量生成和假造論文實驗圖像增加偵測與審查的困難性,掠奪性期刊和會議網站有可能在AI輔助下更難辨識真偽。像是Addleton出版社出的期刊就被發現充滿自動生成的論文 (使用相同模板、大量使用「區塊鏈、元宇宙、深度學習」等熱門詞彙、作者所屬機構或贊助基金是假的)

5. 研究者發現自己的期刊是被AI審稿,提出表面流暢但缺乏深度的建議

6. 研究者故意在文章中埋入指令讓AI給予正向評論、影響AI推薦文章的優先性 (想更了解「提示注入」嗎,可以使用MIC資料庫查詢看看相關報告的介紹)

7. 研究者質疑為什麼自己辛苦產出甚至負擔投稿費用的研究,在未經同意的情況下被AI模型抓取作為訓練資料開放取用典藏庫聯盟在2025年4月的報告中便指出,66個成員機構中有超過九成曾經被AI爬蟲抓取資料、2/3的機構曾因此中斷服務過

        在此情況下,研究者除了在閱讀文獻時要更注意文章及期刊品質,也可以增加自身的AI使用經驗,才能更熟悉AI會產生的幻覺、用語、虛假文獻

        從作者的身分出發,也應了解出版社對於AI使用的規定透明揭露AI使用方式,並持續追蹤AI相關的著作權法動態

📢 圖書館補給站歡迎參考圖書館的AI專區,了解如何符合倫理的運用AI輔助學習與論文寫作!

 

更多自我檢核表

       以下檢核表如果拿到8分,才是比較可以放心投稿的期刊!另外,表格內有提供修正後的Cabell黑名單判斷標準,出現這些狀況都是需要警戒的期刊,可以據此標準來進一步檢視這些簡單的檢測問題。

檢核表

檢核表2

檢核表3

  • 檢核表修改自此篇文獻:Kratochvíl, J., Plch, L., Sebera, M. and Koriťáková, E. (2020), Evaluation of untrustworthy journals: Transition from formal criteria to a complex view. Learned Publishing, 33: 308-322. https://doi.org/10.1002/leap.1299
  • 修正後的Cabell黑名單判斷標準修改自此篇文獻:Teixeira da Silva, J. A., M. Moradzadeh, Y. Yamada, D. J. Dunleavy, and P. Tsigaris. 2023. “Cabells’ Predatory Reports Criteria: Assessment and Proposed Revisions.” The 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 49 (1): 102659. doi:10.1016/j.acalib.2022.102659

 

  羅耀拉馬利蒙特大學圖書館的期刊檢核工具

JET1

JET2

圖書館推廣諮詢組 | 校內分機77066 | libnews@nccu.edu.tw | 更新日期:2025/10/21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