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用資料庫:Russkaia literatura 1958-2024、Nash Sovremennik Digital Archive (DA-NSOV) 1933-2024、Zvezda (DA-ZVE) 1924-2024、Znamia Digital Archive (DA-ZNAM) 1931-2024、Oktiabr' Digital Archive (DA-OKT) 1924-2018、Illiustrirovannaia Rossiia Digital Archive 1924-1939、LEF Digital Archive (DA-LEF) 1923-1928
試用至7月28日止,僅限於校園IP範圍內使用(校外使用請先登入VPN),並請輸入帳號密碼。
1. 《俄羅斯文學》(Russkaia literatura, Русская литература)
《俄羅斯文學》是一本著名的文學評論雜誌。該期刊是最全面、可靠和權威的資源之一,提供各種類型的俄羅斯和蘇聯作家的傳記資訊和批評。這本學術期刊由俄羅斯科學院俄羅斯文學研究所(Pushkinskii Dom)於 1958 年出版,刊登大量有關俄羅斯古典和現代作家、詩人的論文和評論。
2. 《當代人》(Nash Sovremennik, Наш современник)
《當代人》創刊於 1956年,前身為莫斯科 Maxim Gorky 創辦的文學期刊Al’manakh (Альманах, Almanac,1933-1955 年出版,1940-1947 年停刊)。 由俄羅斯蘇維埃聯邦社會主義共和國作家聯盟贊助出版,是最受歡迎的蘇聯文學期刊之一。
與許多由來自城市知識分子環境的作家和年輕人才投稿的同時代雜誌不同,《當代人》率先在俄羅斯偏遠省份尋找人才,為這些作家提供了平台。因此,《當代人》與「鄉村散文」或「省級散文」聯繫在一起,其最重要的代表包括Fyodor Abramov, Viktor Astafyev, Vasily Belov, and Vasily Shukshin 等作家。
自創刊以來,《當代人》忠於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教誨,但在蘇聯解體前的最後幾年裡,《當代人》經歷了劇烈的意識形態變革,從共產主義正統派轉向俄羅斯新斯拉夫主義保守主義和愛國主義,從意識形態上強烈反對西方的政治和文學思潮。《當代人》發行量在 20 世紀 90 年代達到頂峰,接近 50 萬份。
自 1989 年起,《當代人》由Stanislav Kunyayev 擔任主編,成為俄羅斯保守派和傳統主義者的重要文學和新聞載體,吸引了Gennadi Zyuganov、Nikolay Ryzhkov、Zakhar Prilepin以及備受爭議的已故大主教Ioann Snychev 等政治和文學人物。
3. 《星報》(Zvezda, Звезда)
《星報》 (Zvezda,Звезда)於 1924 年在彼得格勒(後來的列寧格勒,現聖彼得堡)創刊,一個世紀以來一直是俄羅斯知識分子和文學界的重要資源。該期刊在列寧格勒圍城戰和史達林鎮壓等蘇聯歷史動盪時期的長久性和韌性,使其成為了解過去一個世紀俄羅斯文化發展的複雜性的重要資源。
《星報》最初每年出版六期,1927年改為月刊,一個世紀以來一直是俄羅斯知識界和文學界的重要資源。
《星報》在蘇聯歷史的動盪時期中(包括列寧格勒圍城戰和史達林鎮壓),持續出刊,因此成為了解過去一個世紀俄羅斯文化發展複雜性的重要資源。值得注意的是, 1946 年 8 月,蘇聯共產黨對《紅星》雜誌進行了嚴厲批評,指責其出版「有害思想的作品」,特別是米哈伊爾·左琴科和安娜·阿赫瑪托娃的作品。
在改革時期,紅星報開始出版Alexander Solzhenitsyn, Joseph Brodsky, Andrei Sakharov, Yuri Lotman等作家先前被禁止的作品和文章。
《星報》展現了 20 至21 世紀俄羅斯知識分子生活的全景,該期刊在嚴格審查時期與改革開放後的內容差異提供讀者一個一窺俄羅斯文化、文學和思想的時代演變的重要資源。
4. 《旗幟雜誌》(Znamia, Знамя)
《旗幟雜誌》(Знамя,Banner)收錄內容橫跨九十多年,是知識和藝術的寶庫。這本活躍的期刊包含文學、批判分析、哲學、政治評論等,為月刊。該雜誌最初於 1931 年 1 月以LOKAF (Локаф)的名稱創刊,這是紅軍和海軍文學協會的縮寫,1933年正式更名為《旗幟雜誌》(Znamia)。
《旗幟雜誌》內容包含 Anna Akhmatova, Alexander Tvardovsky, Yevgeny Yevtushenko, Konstantin Paustovsky, Yuri Kazakov, and Yuri Trifonov 等傑出作家的作品。
5. 《火花雜誌》(Ogonek, Огонёк)
《火花雜誌》 ( Огонёк, Spark ) 是俄羅斯最古老的周刊之一,自 1923 年起出版。《火花雜誌》的起步並不太順利。與誕生於俄國革命熔爐的《真理報》和《消息報》不同, 《火花雜誌》有一個宏偉的目標,那就是推行蘇維埃共產制度使其融入民間。相較共產黨官方宣傳機構的粗魯和浮誇,《火花雜誌》的作法相對柔和,也因此成為蘇聯政策與文化最具影響力的塑造者和反映者之一。
《火花雜誌》作為研究蘇聯及其文化、布爾什維克支持者社會景觀的主要資料來源,《火花雜誌》的重要性怎麼強調也不為過。由於廣泛的傳播和受歡迎程度,它團結了蘇聯地理和文化背景各異的族群。如果在西方,特別是在美國,文化趨勢是市場研究、供應和需求之間複雜談判的結果,那麼在蘇聯,文化趨勢或多或少是國家自上而下批准的事務。《火花雜誌》是向讀者傳播蘇聯文化語言的重要載體。
6. 《十月》(Oktiabr’ , Октябрь)
《十月》 (Октябрь, October)是俄羅斯文學中兼容舊有思想和新興聲音的重要平台。該雜誌曾發表過Sergei Yesenin, Vladimir Mayakovsky, Mikhail Zoshchenko, and Andrei Platonov 等文學巨匠的作品,以及Lion Feuchtwanger, Romain Rolland, and Theodore Dreiser 等國際作家的作品。該檔案記錄了該期刊從創刊初期到蘇聯時期以及後蘇聯俄羅斯的演變過程,反映了俄羅斯社會和思想的巨大變化。對於學術研究而言,《十月》是俄羅斯文學、蘇聯研究、文化史和社會運動等各個領域研究的寶貴資源。該期刊的出版歷史反映了 20 世紀俄羅斯複雜的政治和文化變遷,從早期與蘇聯時期的各種文學組織的聯繫,到 20 世紀 90 年代作為獨立出版物的出現。研究人員特別感興趣的是公開化時期出現在該書上的曾被審查的作品,包括 Anna Akhmatova 的《安魂曲》和 Vasily Grossman 的《生活與命運》。
7. 《俄羅斯畫刊》(Illiustrirovannaia Rossiia, La Russie Illustrée)
《俄羅斯畫刊》 (La Russie Illustrée, Illustrated Russia)是一份文學和插圖周刊,於 1924 年至 1939 年在巴黎出版。該雜誌的創始編輯Miron Mironov 是一位著名的俄羅斯流亡記者,他在俄羅斯開始了他的新聞生涯,在聖彼得堡和基輔的著名出版物磨練了他的寫作和編輯技巧。《俄羅斯畫刊》的目標族群是布爾什維克革命後離開俄國、流亡法國和其他地方的俄國移民群體。《俄羅斯畫刊》之所以廣受歡迎,是因為其製作和內容品質都很高,而這得益於流寓境外的富有贊助者。
《俄羅斯畫刊》是文化趣聞、文學作品和連載小說的來源。或許,此雜誌成功的最大因素是其刻意保持的非政治性,在當時越來越多捲入內部意識形態戰爭的俄羅斯流亡出版物中,《俄羅斯畫刊》是獨一無二的。不過,這並不代表《俄羅斯畫刊》對政治隻字不提,共產主義和蘇聯當局在該出版物的版面上定期受到無情的嘲笑,這毫無疑問仍然表明了某些政治傾向。多年來,《俄羅斯畫刊》成為最重要的俄羅斯流亡期刊之一,吸引了來自遙遠的俄羅斯僑民社區的文學和新聞人才。《俄羅斯畫刊》是一個無價而獨特的文本和視覺表現寶庫,為研究人員提供了了解流亡俄羅斯文化生活不可或缺的見解。
8. 《藝術左翼陣線》(Left Front of the Arts)
俄國革命後,「藝術左翼陣線」組織在莫斯科成立,匯集了當時的創意人士——前衛詩人、作家、攝影師和電影製作人,包括Vladimir Mayakovsky, Osip Brik等。該團體的理念是重新審視所謂的左翼藝術的意識形態,放棄個人主義,增加藝術在共產主義建立過程中的作用。該團體自認為是革命藝術的唯一代表。 1923 年,他們創辦了《LEF》(Left Front of the Arts)雜誌,並一直出版到 1925 年。 1927 年,該雜誌被《新LEF》(Novyi LEF)取代,出版到 1928 年。儘管LEF只發行了 33 期,但它激勵了不只有俄羅斯,包含全世界的左翼運動和藝術家。
LEF是一個激烈辯論的論壇,包括關於攝影、電影、戲劇、建築和設計的宣言、辯論和評論文章。該雜誌鼓勵寫作實驗,並推廣「事實記錄」,即使用語言或藝術來描述或描繪蘇聯日常生活的現實。LEF也推崇攝影和電影是最適合後革命藝術的形式。雜誌的插圖和封面引人注目,其中許多是由著名藝術家和攝影師Alexander Rodchenko 設計的,成為現實主義的另一種典範,挑戰了由蘇聯官方主導、宏偉、不朽的藝術風格。